
更新时间:2023-10-12 08:09:00 点击量:
近日,“大咖来了”活动走进了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中学。本次活动邀请了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韩英军研究员和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刘皓冰教授,开展了“智慧传承创新赋能——大咖进校园之航空探索与星际旅行”系列主题讲座。
1903年首架航空飞机的诞生、1957年首颗航天人造卫星送上太空、1969年人类首次登陆月球……韩老师介绍道:随着高新技术发展,人类的太空探索之旅越来越远。结合图片,他绘声绘色地向同学们讲解太阳系八大行星及其特点;八大行星之外的冥王星、柯伊伯带、矮行星等;太阳系边界的海王星、日球层、奥尔特星云等。其中,韩老师重点科普银河系:呈椭圆盘型,具有四个旋臂,我们生活的太阳系位于猎户臂,距银心2万光年。
韩老师介绍道:自1961年阿波罗计划起,载人航天目前的范围在地月轨道以内,远程星际旅行依然是梦想。但人类已研制深空探测器探索宇宙,其中旅行者1号是发射距离最远的,拍摄了木星等照片。即使梦想依然是梦想,但我们也不断进步,如我国公布的嫦娥工程圆满完成探月计划,实现了“嫦娥飞天”的古老幻想。IM电竞在未来,或许随着核聚变动力、IM电竞反物质引擎、光帆、虫洞跳跃等技术的发明,人类能真正实现星际旅行的科幻梦想。
刘教授从“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潜能值”等概念讲起,分析了导致气候变化的自然和人为因素。他通过列举农作物产量降低、海洋生态破坏、水循环污染、亚马逊雨林逐渐消失等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案例,结合金星恶劣环境的视频,警示我们温室效应带来的巨大灾难。根据直观的图表,刘教授反映目前的世界交通模式依旧以石油燃烧驱动为主。因此他倡导我们绿色交通出行,为我国的“碳中和”目标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围绕“外太空使用电动汽车相比使用燃油车的优势?”和“目前人类为何大力发展搭载可充电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两个问题,刘教授娓娓道来太阳能板、光伏路面等相关发展与技术储备。他从能源来源、设备维修养护、设备使用条件三个方面,强调电动汽车具有动力充足、轻便简易、减少复杂性和风险等优点,在星际探索与旅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活中,刘教授感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也愈发成熟,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系统。
两位专家通过展示丰富的视频图片,生动细致地讲解了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星际旅行技术等专业领域知识,带领在场师生穿梭于浩渺的宇宙中。上师嘉初的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聆听、思考、记录,学习兴趣浓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