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时间:2023-12-05 20:56:25 点击量:
全球各种制定减少碳排放目标以及各国政策的引导下,新能源开始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人们对新能源产品的需求量增大,加速了新能源行业迅速发展。
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对于太阳能电池板需求量最高达36.4%,欧洲、北美、亚太、印度对于太阳能电池板需求量分别为16.8%、17.6%、13.2%、6.9%。
虽然中国对于太阳能电池板需求量高,但是相应太阳能电池板制造能力非常强,达84.0%,制造能力高于需求量47.6%。
而欧美、北美地区太阳能电池板需求量达全球34.4%,已超过世界总需求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其太阳能电池板大多数来自于中国。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导致欧洲能源价格暴涨,尤其是天然气价格一度上涨8倍多,电价也随之上涨10倍左右。同年,美国也发生了通货膨胀,CPI一度达到9%以上。在此背景下,欧盟、美国都制定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计划,花重金用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新能源汽车等方面。其中,美国为本土太阳能板生产企业提供税收减免,为美国家庭安装太阳能光伏板提供税收抵扣,推动美国各州电力公司朝着清洁能源转型等。而欧盟方面,仅在2022年第一季度就进口了16.7GW的中国光伏组件,同比增长了160%,占到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总量的7%左右。
从理论上讲,海外电价暴涨,市场需求旺盛,中国光伏企业应该大幅盈利,实际情况却是光伏企业利润并没有增加,反而由于产量上升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更加收窄。
除了打压中国光伏企业利润,欧美长期对中国光伏产业进行各种制裁。早在2011年,中国光伏产业刚起步,欧美各国就开始对中国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双反”制裁,加征巨额反倾销关税,导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两年内下降了七成。
美国对华反倾销使得我国生产的太阳能板很难进入其市场, 但我们并不是只能放弃这块市场, 突破口在于: 美国这个反倾销税仅仅是针对我们国家的, 如果我们把产品运送到其它国家或地区(如马来西亚, 泰国)再出口到美国市场,高额的反补贴税自然就规避掉了, 是不是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