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新时间:2023-11-20 11:01:59 点击量:
IT之家 11 月 18 日消息,我国科学家近日联合发现影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原因之一,是由于阳离子分布不均匀导致,并成功制备出“均匀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固体所)、中国科学院光伏与节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潘旭和田兴友团队与韩国成均馆大学教授 Nam-Gyu Park、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戴松元合作完成,相关成果发表在《Nature》上。
这里要科普一个概念,钙钛矿不是一种矿物质,而是一种晶体结构。用于太阳能电池的钙钛矿材料对于可见光具备非常高的吸收和转化效率,天生具有能制备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的特性。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提升是前所未有的。晶硅太阳能电池由最初的 3% 提升到目前的 26%,花费了将近 80 年时间;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 3.8% 提升到目前的 26%,只用了 10 多年时间。
此次工作中,潘旭等人首次发现钙钛矿薄膜内的阳离子在垂直方向上分布不均匀,提出“均匀化”阳离子相分布策略,并成功制备出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IM电竞获得 26.1% 光电转换效率,连续光照稳定性测试达到 2500 个小时。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IM电竞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
我国科研团队找到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性能提升新途径,研究成果登上《自然》杂志
中国科学院开发新型柔性太阳能电池技术,实现超过 19% 功率转换效率提升